中国农民工闲暇生活状况调查
·国民休闲生活·
引言
伴随中国30年现代化与城市化建设,农民工队伍日趋壮大。据相关数字显示,目前,农民工数量已有2.4亿人。[1]另一组资料显示,“农民工这一新兴工人阶级队伍在人数上已超过传统工人,成为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的主力军。农民工占城市第二产业就业人口的57.6%,占商业和餐饮业的52.6%,占加工制造业的68.2%,占建筑业的79.8%。据测算,目前全国平均每个农民工每年创造的GDP是2.5万元,2.4亿农民工创造的GDP就是5.7万亿元”。[2]他们为中国城市化与现代化建设贡献了力量,成为了“中国制造”的基石。
农民工作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劳作之后到底拥有多少闲暇时间?在闲暇时间里他们会做些什么?对文化精神生活有着怎样的渴望?新生代农民工是怎样的一个群体?城市是否为接纳他们做好了准备?这些问题,成为当今城市建设中的新课题。
基于这一背景,我们选取农民工闲暇生活方式这一剖面,试图以第一手调查资料揭示这个群体的文化精神生活状况,并通过城市社会学和休闲社会学理论来分析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工作和生活模式,提出城市社区发展政策与大众文化服务建设的改进措施。
一 相关概念与调查概况
(一)相关概念
1.农民工
农民工也叫民工、外来工、外来劳务工等,这些词汇最早出现于198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社会学通讯》中。农民工特指中国改革开放后,“户籍身份还是农民、有承包土地,但主要从事非农产业、以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员”。[3]细究起来,农民工可分为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