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项目分布  | 
出版时间: 2020年11月

2019~2020年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与展望——以北京为例

一 引言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文化繁荣和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越发体现出强大的传承与再生能力。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多元价值,推进民族传统体育繁荣发展不仅有助于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而深化民族团结,更是服务乡村振兴、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全民健身、体育产业和民族发展规划、民族工作的系列政策中,均提出了要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给予全面支持与保障。2018年1月,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民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要繁荣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促进健康事业发展,要在统筹规划、理论研究、赛事组织、产业化发展、传承创新、文化交流、基地建设、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形成实际推动。中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源远流长,既体现出种类繁多的表现形式和风格迥异的文化内涵,又在多民族文化交融中不断实现创新。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是各民族团结和睦的缩影,不仅在推进民族工作中扎实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更将民族传统体育纳入其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制定阶段性规划和政策保障体系。因此,本报告以北京为例,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现状、典型案例进行系统分析与总结,并提出未来推动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二 北京市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

(一)项目挖掘力度不断加大,地方特色日益凸显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不同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