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表1 中国绿色低碳变电站试点建设情况  | 
出版时间: 2023年12月

输变电工程全生命周期碳减排技术研究与实践

电力系统低碳转型是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电网输变电环节低碳转型有助于实现电力系统全产业链低碳发展,而实现低碳转型的基础是对输变电工程全生命周期进行碳排放核算,并结合低碳技术采取降碳措施。本文首先建立了输变电工程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模型,并以福建省典型输变电工程为案例进行测算和评估,分析主要碳排放源,进而对碳减排技术及其降碳效益进行分析;其次介绍国内低碳变电站的试点建设情况,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进行碳减排技术应用效果分析;最后提出碳减排相关建议。

一 输变电工程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估

(一)输变电工程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测算模型

输变电工程的碳排放计算方法主要采用全生命周期法,即通过累加输变电工程从筹建到报废拆除的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全部碳排放和碳汇,得到总的碳排放量。

1.碳排放计算边界设定

为了方便建模,需做出合理的假设以确定计算边界,主要如下。

一是忽略项目前期进行可研和工程设计的人工碳排放量,将输变电工程全生命周期分为生产阶段、运输阶段、施工与安装阶段、运行维护阶段和废弃回收阶段。

二是根据《变电站全寿命周期设计建设技术导则(试行)》和《输电线路全寿命周期设计建设技术导则(试行)》,输变电工程的运行维护阶段按电气一次设备和导线、杆塔的使用寿命40年计算。

三是忽略碳排放量或碳汇量极小的活动,把握每个阶段的主要碳排放源和碳汇源。

四是在实际计算中,将输变电工程相关材料进行归类,并梳理相关的100多项碳排放因子和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