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研学旅行中具身学习教学方法及应用  | 
出版时间: 2024年01月

研学旅行发展趋势:通过具身学习达到知情意行合一

一 研学旅行的发展背景

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和全社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向的变化,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研学旅行以旅游为载体和场景,强调用身体投入感知世界,在旅游中获得知识和能力,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是学校课堂的延伸。

随着我国家庭总收入和教育消费占比的增加,研学旅行成为青少年课外教育的重要手段。这种不同于传统程式化、被动式的教育方式,更具开放性和拓展性,广受家长和学生好评,不仅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拓展知识的宽度和深度,而且提升了知识的转化能力。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全国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1.59亿人[1],可以看出,研学旅行具有较广的潜在市场。与此同时,政策利好和素质教育需求的双重催化,使得研学市场近年来呈现快速扩张之势。

二 研学旅行的发展特征

(一)研学旅行的概念

16~17世纪,欧洲地区出现大游学,旅游开始作为一种青少年培养方式在欧洲上流社会兴起。二战后随着大众旅游的蓬勃发展,欧美等国家将旅游作为拓展大、中、小学生视野,提高跨文化交流、学习能力的教育方式,以毕业旅行、课外活动等形式在学校系统内推广。国外文献称研学旅行为教育旅游,其增加了教育的空间、行动力和想象力。对教育旅游的研究开始于对其动机和过程的探索,Ritchie认为教育旅游是以学习为主要或者次要动机的旅游活动,这被视为对教育旅游的最早定义,该定义在阐述了教育旅游区别于以享乐为目的的传统旅游活动的同时,也强调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