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社会心态因素对休闲享受消费的回归模型(N=10071)  | 
出版时间: 2024年03月

消费行为、消费信心及其社会心态基础

一 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我国正在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加快构建发展新格局,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而消费作为经济发展的“稳定器”与“压舱石”(孙豪等,2023),对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共同富裕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富裕不仅应该包括收入水平提高,也应该包括收入转化的消费水平提高(周勇,2023),消费的公平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落脚点与归宿(王毅武,2022)。消费既是民众获得感与幸福感的体现,又是获得感与幸福感的获取路径,更是落实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对构建新发展格局与共同富裕实现路径的探讨,应转向对民众日常生活实践的考察。

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消费品不断涌现,人们的生活水平随之提高,社会表现出明显的“消费社会”特征(齐格蒙特·鲍曼,2013),消费者通过商品能够建构一个“可知的世界”,并实现对自我的建构(罗刚、王中忱,2003)。因为消费不仅是物品交换,而且具有符号与精神层面的“交流”功能,在交流过程中,对消费品赋予了物质之外的精神意义与符号意义,通过意义的转换与连接,消费可以将不同的社会群体聚集起来。消费具备的物质以外的意识形态内涵,体现一定时期内人们的社会需要、社会认知与社会价值观念。

社会心态是一定时期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影响下形成并不断发生变化的社会中多数成员表现出的普遍的、一致的心理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