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北京市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  | 
出版时间: 2025年03月

北京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的传承保护对策研究

一 北京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的基本情况

北京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项目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具有竞技和比赛性质的体育和游艺,另一类是偏于娱乐和表演性质的杂技(见表1)。其中竞技类的项目有着特定的竞赛规则、规定的比赛场地以及其他必备条件,参赛人员进行体力、智力、技术等方面的竞争。比如,棋类运动围棋、象棋等项目主要是以比拼智力为主;武术类项目既有竞赛对抗的性质,又有着健身养生的意义;杂技类项目主要以表演惊险奇特的动作为必要条件,给予观众视觉和感官上的冲击与享受。以前多为艺人撂地儿表演,现在主要以舞台演出和节庆场合展演展示居多。

表1 北京市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单
序号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公布时间 申报地区或单位 保护单位
1 Ⅵ-3 天桥中幡 2006(第一批) 北京市 北京付氏天桥宝三民俗文化艺术团
2 Ⅵ-4 抖空竹 2006(第一批) 北京市宣武区 北京市西城区广内空竹文化艺术团
3 Ⅵ-11 太极拳(吴氏太极拳) 2014(第四批) 北京市大兴区 北京大兴鸣生亮武学研究会
4 Ⅵ-11 太极拳(孙氏太极拳) 2021(第五批) 北京市西城区 北京市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5 Ⅵ-18 围棋 2008(第二批) 北京棋院 北京棋院(北京市棋牌运动管理中心)
6 Ⅵ-19 象棋 2008(第二批) 北京棋院 北京棋院(北京市棋牌运动管理中心)
7 Ⅵ-21 天桥摔跤 2008(第二批) 北京市宣武区 北京付氏天桥宝三民俗文化艺术团
8 Ⅵ-25 八卦掌 2011(第三批) 北京市西城区 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
9 Ⅵ-28 八极拳 2021(第五批) 北京市朝阳区 北京八极武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10 Ⅵ-70 口技 2011(第三批) 北京市西城区 北京自然之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11 Ⅵ-73 通背拳 2014(第四批) 北京市西城区 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
12 Ⅵ-82 幻术(傅氏幻术) 2014(第四批) 北京市朝阳区 傅氏云机(北京)文化有限公司
资料来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https://www.ihchina.cn/project#target1。

表1 北京市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单

(一)北京传统体育、游艺类非遗的竞赛性逐渐增强

北京传统体育类非遗中,武术大类的太极拳、八卦掌、八极拳、通背拳等拳种流派在社会上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力。以太极拳这一项目为例,它是基于阴阳循环、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养生观念,以中正圆活为运动特征的传统体育实践,注重意念修炼与呼吸调整,以套路、功法、推手为运动形式。在陈氏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出以其他姓氏或姓名命名的多个流派,现有80多套拳术、器械套路和20多种推手方法。太极拳习练者通过对动静、快慢、虚实的把控,达到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的目的。[1]作为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健身活动,太极拳在健身、养生、康复等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吸引了社区居民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