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2023年通州区非遗大型活动情况  | 
出版时间: 2025年03月

北京通州大运河非遗保护实践研究

“一京二卫三通州”,北京通州历史悠久,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这里是进京的必经之地,也是重要的物资交流与集散地。通州的繁荣和兴盛与流淌了千年的大运河息息相关,大运河记录着城市的历史,也记录了老百姓的酸甜苦辣。在通州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金运河,银运河,金银运河运金银。”“通”“运”不仅是指通州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枢纽特点,而且也是指其文化上的特点,这里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丰富而庞杂。

2012年以来,通州区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在非遗保护和传承方面呈现独特的区位优势。2023年,通州区在非遗保护和传承方面,沿袭以往非遗实践经验,进一步推进非遗保护与城市副中心建设相结合,并不断明晰和强化非遗的副中心“品牌”和标志性“大运河文化”。

首先,在非遗展示、传播和推广方式上,不断丰富夯实已有的非遗市集、非遗进校园、非遗节日表演等传统形式。其次,吸收和借鉴其他地区经验,拓展展示、传播和推广渠道,非遗进社区、非遗进驻写字楼,非遗数字化、非遗直播等多种方式异彩纷呈。此外,非遗大型主题活动成为通州区非遗保护中最耀眼夺目的成果。紧扣大运河非遗主题,开展丰富多样的大型主题活动: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大运河“开漕节”主题宣传系列活动、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通州场)活动、首届北京国际非遗周通州分会场活动、“非遗周末 京韵更生”系列文化活动。

这些活动主题鲜明,且在整体上凸显通州区大运河非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