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艺术市场发展报告
一 全球背景下的中国艺术市场
据欧洲艺术基金会委托撰写的《2013TEFAF全球艺术品市场报告——聚焦中国与巴西市场》[1]显示,2012年,全球艺术品市场的总营业额为430亿欧元,相较前一年减少7%。造成销售下降的原因,除去全球经济持续低迷不振外,关键问题是中国市场出现萎缩。2012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营业额为106亿欧元,同比下降了24%。
中国自2007年以来不断赶超美、英、法艺术品交易大国。2011年,中国艺术市场的销售额占全球的30%,首次列第一位;2012年,由于中国市场需求略有下降,尤其是拍卖市场的萎缩,中国在全球的销售份额下滑至25%。美国则逆势增长,重新占据第一的位置,为33%,英国仍是欧洲艺术市场的核心,占全球份额的23%,如图17-1所示。
图17-1 2012年全球艺术品市场销售份额
2012年全球拍卖交易额同比降低8%,成交主要集中在中国、美国和英国。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创造了69亿欧元的价值,占全球拍卖成交额的33%,名列首位。在纯艺术品[2]拍卖交易中,美、中各占20%的份额,其次是法国(12%)、英国(8%)(见表17-1)。位列全球前四位的拍卖行——佳士得、苏富比、保利国际、中国嘉德的总成交额占到全球拍卖市场的42%。其中,保利的成交额为61亿元(7.32亿欧元),嘉德为52亿元(6.25亿欧元)。但是,两家拍卖行的成交额都比2011年下滑50%左右。
近年,中国各种规模的拍卖行成长迅速,并主导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销售。2009~2011年,中国艺术品和古董的拍卖额增长了350%,2012年,拍卖额占到整个中国艺术品市场销售的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