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中国的两端稳定,中间搞活,三级链动结构示意图
出版时间: 2007年07月

中国改革模式转型与建设和谐社会

一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总量增加和经济增长所表现的潜在成长性,中国改革模式开始受到世界的关注和研究。由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按照自身的逻辑走了一条超出西方主流经济学所能解释的独特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由此在学术界引发关于华盛顿共识与北京共识的讨论。

中国改革模式超出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解释范围。中国改革的过程是一个把西方经济学在研究过程中作为常量舍去的历史、政治与文化,一一进行还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革模式。立足于中国已有的政治、文化社会环境与制度、物质等资源变量,在不断寻找与此相匹配的动态化改革模式中,求得制度成长与经济增长的最优解,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和中国改革模式的特色所在。超出西方纯经济学研究视角,从还原、复合经济学的视角对中国特色改革模式给予新的解释,是本文的一个尝试。

西方主流经济学,通过从具体到抽象、从复杂到简单处理后的假设条件下,形成的经济模型,是将经济成长所依赖的政治、文化、特定的历史等社会环境作为常量一一抽象之后而建立起来纯经济模型。尽管这个经济模型告诉了我们理想的市场经济是什么,但并没有告诉我们现实的市场是什么。如果我们将这个纯经济模型搬来就用,我们就会陷入纯经济学的陷阱,也是目前许多国家按照华盛顿共识进行改革陷入陷阱的深层原因所在。

不可否认,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中,大规模地引进和借鉴了西方经济学研究成果,但中国的改革开放并不是在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