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生产率、职工素质与教育/培训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的增长态势。我们在赞叹这一成就的同时更需要关注和寻求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中国曾经是拥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具有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中国家,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力的供给是无限的,所以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我们劳动力数量和成本上的优势来获取产业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的动力。而随着城市工业化的进行所带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现代部门转移殆尽,中国经济发展开始进入刘易斯转折点,这时劳动力数量优势将会削弱,同时工资和劳动力成本也快速上涨。这样我们就无法继续依赖劳动力数量和劳动力成本上的优势来支撑今后的经济增长。我们认为,在这种劳动力的供给由无限到稀缺的背景下,我们可以用劳动力的质量替代其数量优势,并以职工人力资本水平的改善所带动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弥补劳动力成本的上涨,成为支撑我们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
一 劳动力总量与劳动力成本
(一)劳动力总量增长放缓
随着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进行,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市现代部门转移并逐渐转移殆尽,这时中国经济发展开始进入刘易斯转折点,劳动力市场上的供求关系也发生重要的转变。在刘易斯转折点来临之前,劳动力的供给是无限的,所以现代经济部门可以雇用到任何数量的其所需要的劳动力,而伴随着刘易斯转折点的来临劳动力数量优势将会削弱。图8-1给出了1950年代以来中国的就业总人数的变化。可以看到尽管总的就业的数量始终在增加,但是就业人数的增长速度却在逐渐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