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质量与我们的生活质量
2008年是中国历史上的里程碑年,也是中国空气质量管理领域的里程碑年。由于北京奥运会的举办,空气质量受到国内外社会各界前所未有的关注。中国城市空气质量的监测力度和数据的透明度增强,对空气质量管理为公众健康服务这一理念的共识更加广泛,公众对空气质量管理知识的渴求增强。
一 关注空气质量:不仅仅为了奥运
由于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使中国城市空气质量受到空前的关注,并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使空气质量的概念深入中国乃至亚洲人民的心中。
如图1所示,《国际先驱论坛报》和BBC对中国空气质量的报道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图1 2003~2008年《国际先驱论坛报》、BBC、《中国日报》对中国空气质量的报道量轨迹
亚洲城市清洁空气行动中心(CAI-ASIA Center)在奥运会期间开设了专题网页,连续24天报道北京及其他6个中国奥运会协办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介绍空气质量管理的知识和中国运用的技术方案,发布有代表性的有关中国空气质量的研究报告,并揭示空气质量与我们生活各方面的关系,从而推动对中国空气质量的关注、了解、探讨和改善行动。公众对于空气污染指数的关注度高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
从各种来源的观察和分析,可以说2008年是中国对空气质量监测和发布最密集和透明的一年。北京市环保局聘请了包括欧洲和美国专家在内的国内外专家小组,对空气质量管理进行宏观技术指导,并组建了10个小组,分布在北京与奥运会活动路线密切相关的场地进行监测。同时,北京市环保局的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