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2005年湖北省的工业化进程
湖北省地处长江中游,东连安徽,南接湖南、江西,西部与重庆市接壤,北接河南,西北和陕西毗邻,国土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95%。湖北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西高东低,西、北、东三面环山,外高、内低,向南敞开,形成一个不完整的盆地。根据海拔高度、形态特征,全省地貌可划分为平原、岗地、丘陵、山地4种类型,分别占19.87%、13.16%、22.59%和44.38%。湖北省矿产资源和水资源丰富。截至2004年底,全省已发现矿产138种,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89种,新发现矿种2种,占全国已探明储量156种的50.64%。湖北省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充沛,属于湿润带,局部地区甚至属于多雨地带。因而河流水源补给充足,境内以长江、汉江为骨干,接纳了省内千余条中小河流,水资源较为富裕。湖北省森林覆盖率较高,2005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31%,自然环境较好。
一 湖北省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
2005年,湖北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20亿元,占全国各地区生产总值的3.56%,第二产业总产值2810亿元,占全国各地区工业总产值的3.23%,年末总人口6031万人,占全国人口的4.61%。湖北省的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占全国各地区总额的比重均低于人口所占比重,说明湖北省的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图23-1所示,1981~2005年,湖北省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GDP总额的比重由4.49%下降到3.56%,第二产业总产值占全国各地区总额的比重由4.12%下降到3.23%。其中在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这两项指标下降幅度较大。以上数据表明,在这25年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