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经济新一页——分析香港经济如何自2004年起显著改善以及为何香港与内地的经济关系踏入新发展阶段
日后的历史学家回顾香港的经济发展时,相信会把2004年视作分水岭。香港不但在2004年完全摆脱自1997~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以来经济持续不振对香港特区带来的影响,而且在同年落实《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标志香港与内地经济关系踏入新的发展阶段。
一 全面经济复苏更形稳固
在非典型肺炎(SARS)过后,香港经济自2003年年底开始强劲反弹。复苏势头在2004年进一步加强,全年合计本地生产总值实质上升8.2%,远高于2003年的3.1%增幅。香港经济在2005年上半年进一步全面上升,录得6.5%的增长。
本地消费者及投资者恢复信心,一定程度上是得益于SARS过后旅客人数
除旅游业强劲增长外,对外贸易在2004年及2005年至今也有出色表现。贸易总额继在2004年增加16%后,在2005年首九个月再上升12.0%。离岸贸易(这指贸易所涉及的货物无须进出香港,但会由香港公司提供支持服务)亦稳步增长,在2004年及2005年上半年均上升12%。内地迅速现代化及全球经济普遍强劲,是香港贸易表现出色的主因。
图1 2000~2005年本地生产总值
图2 2000~2005年访港旅客人数
图3 2000~2005年整体货物出口及服务输出
经济复苏的力度亦反映在资产价格的上扬。物业市场和股票市场自2003年年中反弹,并在2004年劲升。住宅、写字楼及零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