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独立性及政策目标
中央银行独立性具体包括法律赋予的中央银行在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体系中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自主权。本文的目的在于审视中央银行的主要政策目标和独立性的存在意义,通过对日本中央银行制度的分析和近年来日本银行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研究,对日本银行的独立性做出判断,并对我国央行的独立性进行一定分析。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关于央行独立性的讨论较少。随着世界经济自由化和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央行独立性逐渐成为一个重要议题和改革方向。章和杰提出了设立通货膨胀目标值来增强央行独立性的设想[1]。梁毅指出我国中央银行必须以中国人民银行直接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间接对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负责,提高央行独立性[2]。任景波在分析香港货币制度的同时,对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与三大港币发行商业银行的法律关系进行了阐述,从另一个侧面涉及了央行的独立性问题[3]。
就日本经济研究方面,杜军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分析传统日本经济问题的新架构——成熟的产业政策和没有与时俱进的金融体系,在此我们可以对日本银行的架构及其形成的原因有一个较深入的了解[4]。刘瑞分析了日本货币政策在日本走出经济萧条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指出随着日本利率走向正常水平,货币政策的重要性也会与日俱增[5]。张季风则通过一部宏观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日本经济分析全景式著作,对我们了解日本金融体制形成的背景会有很大好处[6]。
一 中央银行的政策目标和独立性的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