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日本经济与中日经贸关系发展报告(2008)
出版时间: 2008年05月

日本商品贸易结构与产业内贸易的演进特征与趋势分析

一 引言

资产价格泡沫的崩溃使日本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初陷入了长期经济萧条[1]。自2002年出现拐点后,日本经济进入了一个历史上最长的景气上升期。本轮景气不同于泡沫经济时期的状况,与20世纪60年代后期的“伊奘诺景气”相比也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2]。也许更为重要的是,这一经济周期的相对完整性,给研究其间日本贸易结构和贸易模式的演进赋予了颇为深长的意味。本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在从泡沫到萧条继而复苏的过程中,日本对外贸易的产品结构、尤其是进口的产品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其参与国际分工的模式也正经历着深刻的转变。日本不但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其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也与中国有相似之处,因此考察日本在近20年这一基本完整的经济周期中贸易结构和贸易模式的具体演进过程,对于了解日本国际分工模式乃至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动趋势,有效地调整对日经贸政策都有着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国内学者关于日本贸易结构、比较优势的研究多以中国为着眼点[3],缺少对日本进出口贸易整体结构的专题研究以及实证研究[4]。也正是因为如此,本文试图对日本1988~2006年的商品贸易结构进行经验性的结构分析和层次分析,并就日本产业内贸易的演进展开较为全面的研究,以补充现有的文献。

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是解决以下三个问题:首先,日本的国际贸易收支在1988~2006年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在何种程度上受日本国内经济周期的影响?其次,日本10大类别产品以及主要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