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民间组织研究报告
中国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发展的同时,其社会经济结构也经历了深刻的调整与转型。市场机制的逐步确立和完善一方面使民间部门不断发展壮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使政府改革原有的行政管理模式,实现政府职能的合理转换具有更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由于社会经济活动客观上普遍地存在着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完全地依赖市场或政府都难以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前者固然有可能导致“市场失灵”,而以政府为主体的单一的计划管理也有可能出现“政府失灵”,二者都会对社会福利水平和社会效率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有效的社会治理应该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将政府、市场以及其他各个社会部门的优势结合起来,同时通过有效的社会自治,构建一种合作、互补、互动的新型公共管理模式。在这一过程中,民间组织的培育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吉林省既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粮食、农业基地,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文化教育发展水平。尽管吉林省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无论从总量还是人均意义上,吉林省的经济规模都居于相对落后的地位。这些因素都对吉林省民间组织的发展水平和结构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一 吉林省民间组织基本状况
吉林省民间组织的正式统计工作始于2000年吉林省政府部门机构改革之后。经过10年的培育和发展,吉林省在民间组织建设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一)吉林省民间组织的现有数量
截至2009年底,吉林省全省民间组织已发展到18557个,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