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住宅市场发展状况及其趋势分析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周期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时序特征。周期的长度基本保持在十年左右的时间,并且呈现出大起大落的特点。以20世纪的经济周期即1991~2000年为例,从1991年开始,经济增长率迅速上升到1992年的14%强,增幅达5个百分点。这种高增长速度在维持了两年之后即在1995年(周期的第五个年份)发生了明显回落。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经济增长率更是跌落至8%以下。与以往相比,本轮经济周期,似乎更加持久和强劲:其一,本轮周期似乎避免了以往大起大落的格局。例如,自2001年开始至2003年间,每年经济增长率只上升1个百分点左右,并在此后大体维持在10%左右的水平;其二,本轮经济周期的上升段似乎比以往长得多,本轮周期在历经6年之后还保持着强劲的增长态势,预期2007年和2008年的GDP增长率依然能够维持在10%左右(见图24-1)。
图24-1 GDP增长率(1991~2006年)
本轮经济周期之所以表现出不同于以往的强劲态势,其影响因素和机制非常多。不过,以住宅产业为核心的整个房地产业的崛起和持续发展显然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事实上,导致本轮周期延长的其他因素同房地产也相关。例如,人口结构的变化构成了高储蓄率乃至房地产业崛起的基础,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动了住宅建设,而人民币升值预期则使得房地产投资成为获得人民币资产并使其保值增值的重要手段。然而,当前住宅市场供不应求的状况在相当程度上是因为住房体制改革后住宅的供给没有跟上迅速市场化的住宅需求。随着未来城市化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