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形势:2001年回顾与2002年展望
一 2001年金融运行的宏观经济背景
2001年的中国经济依然承续了通货紧缩的趋势。全年共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5800亿元,实际增长7.3%,较2000年回落了0.7个百分点。而且,全年的经济增长率变动呈现出前高后低的特点,说明全球经济增长趋缓的不利影响进一步扩大。
在买方市场条件下,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在最终消费中,居民消费起主导作用,政府消费只占20%左右。“八五”期间,我国的消费需求年均增长率达25.3%。但是,自1996年以来,居民消费增长率大幅下降。1996~2000年,居民消费增长率分别为20.1%、11.1%、6.8%、6.8%和9.7%。在扩大内需政策的刺激下,2001年我国居民的消费增长了10%,增幅略高于上年。消费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依次为:金融机构扩大消费贷款、住房销售稳定、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和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金、农民收入出现恢复性增长、城市最低保障面扩大,等等。住房、汽车等领域正在取代家电而成为主要的消费热点。城镇居民对住房的需求已转向改善居住条件,住宅消费市场仍有较大的空间,旅游也在加速发展。但是,消费增长也面临挑战。在入世的背景下,我国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就业前景不确定、股市不振、价格预期下降(特别是入世后一些进口商品,如汽车等价格下降等因素)等,均将对居民消费产生不利影响;此外,农村居民收入偏低,依然是制约农村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
从投资来看,2001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800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14.5%。其中房地产投资和更新改造投资保持高速增长,全年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