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
出版时间: 2012年08月

新阶段农村劳动力“城市融入”的相关制度分析

新阶段农村劳动力“城市融入”对于人口城市化进程与社会和谐稳定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农村劳动力进城不仅需要完成空间上的移民,更需要广义的社会文化上的移民,这其中就涉及他们在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价值观念、社会心理等多方面的转变。这就预示着农村劳动力“城市融入”是在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和心理层面与城市社会逐渐接轨和融入的过程,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受到城市社会和劳动力自身因素的综合影响,如制度、禀赋等。

已有研究成果表明,农村劳动力“城市融入”可分为三个层次或三个阶段:经济层次、社会层次和心理层次,这三个层次是依次递进的阶段。农村劳动力从农村流出来到城市,首先要找到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获得相对稳定的收入和安身立命的住所,才能在城市中生存下去。经济层面的适应是城市立足的基础,完成了初步的生存适应之后,社会交往是农村外出劳动力城市生活的进一步要求,反映了农村外出劳动力融入城市生活的广度。心理层面的适应属于精神上的,它反映了农村外出劳动力对城市生活方式等的认同程度以及农村外出劳动力“城市融入”的深度,只有心理和文化的适应,才能说明农村外出劳动力完全融入了城市社会。新的观念、心态和意愿等这些内在精神性因素的深刻变化,是农村外出劳动力在城市经过较长时期的生存环境适应的必然结果。从经济层面经社会层面到心理层面的这三个阶段,融入的程度逐渐加深,融入的层次逐渐提高,只有从心理层面融入了城市,才算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