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分布573046
出版时间: 2011年03月

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状况和对策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1]它强调的并不是这些物质层面的载体和表现形式,而是蕴藏在这些物化形式背后的技艺、思维方式、精神蕴含等非物质形态的内容,是活态的传统文化。其范围极其广泛,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十大类,可谓包罗万象。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和地区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保留着该民族和地区文化身份的原生状态,以及该民族和地区特有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和审美观念等,具有强大的文化认同感、凝聚力和向心力,体现着一个民族和地区的智慧和精神,是人类创造力的象征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和相互了解的重要渠道。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前温州在城市化建设、现代化建设、和谐社会构建、文化大市建设、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创建、文化软实力提升中需要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和实践难题。

一 温州拥有众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温州历史悠久,虽偏于东南一隅,却极具个性,兼具六大特点:一是山水尽东南之美,属山水城市;二是海上贸易繁荣,属沿海城市;三是移民规模庞大,属移民型城市;四是工商业发达,属商贸型城市;五是宗教氛围浓郁,历来有“其俗信鬼神,好淫祀”之说;六是文风鼎盛,被誉为“东南小邹鲁”。此六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