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形势分析
2003年,中国经济在克服“非典”疫情等多种困难的情况下呈现出增长速度加快、效益明显提高、活力有所增强的发展态势。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66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2年增长9.1%,加快1.1个百分点,是1997年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年份(见图7-1)。按现行汇率计算,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有所提升,经济发展又跨上一个重要台阶。由于年初受到“非典”疫情的影响,本年度内经济增长出现了较大波动,其中,第一季度增长9.9%,第二季度6.7%,第三季度9.1%(后修订为9.6%),第四季度10.7%。
图7-1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990~2003年)
但是,中国经济的许多深层次矛盾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同时,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又暴露出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投资规模过大,部分行业投资增长过快,能源、运输和重要原材料供求关系紧张,粮食连年减产,部分商品价格波动较大等。
(一)经济运行的特点
2003年的中国经济呈现出若干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第二产业增长加快,其他产业增长减慢
2003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7247亿元,增长2.5%,比2002年减慢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为61778亿元,增长12.5%,比2002年加快2.7个百分点。在第二产业中,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53612亿元,比2002年增长12.6%,加快1.5个百分点;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8166亿元,比2002年增长11.9%,加快3.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7669亿元,增长6.7%,比2002年减慢0.8个百分点。在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