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瞄准与持续性
出版时间: 2001年05月

中国特色的小额信贷

一、引言

近几年来中国的小额信贷运动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自1994年中国社科院农发所建立第一个正规的小额信贷机构以来,一批国际和国内组织相继在中国开展了不同类型的小额信贷项目。由于以前扶贫贴息贷款项目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在国务院扶贫办的支持下一些贫困省份纷纷采取了小额信贷方式发放贴息贷款。成千上万的贫困人口在过去的几年里受益于小额信贷项目。以小组联保为特征的非政府组织小额信贷项目的还款率非常高(都在9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100%),项目实施者和农户都普遍反映项目的效果很好。从目前的进展来看,小额信贷已经可以从试验阶段转向制度建设阶段,以逐步走向成熟。按照世界银行每人每天1美元的贫困标准推算,中国仍是世界上拥有贫困人口最多的国家,到1997年仍有1.24亿贫困人口,因此,中国是小额信贷的一个重要试验基地,同时也为小额信贷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机会。

小额信贷项目是为那些被正规金融组织排除在外的穷人提供金融服务的,尤其是贫困妇女。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的(如著名的孟加拉乡村银行)小额信贷项目也都明确提出瞄准贫困人口。由于小额信贷项目不像传统银行那样设立各级机构,从而降低了交易费用;以小组联保和相互监督代替传统的抵押和担保;建立以逐步增加贷款额度为特征的动态激励机制,从而克服了正规银行为穷人提供金融服务时所面临的障碍。各种类型的小额信贷项目在中国的迅速扩展和成长也反映了世界性的趋势(Morduch,1999)[1]。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小额信贷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