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2002~2003年 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出版时间: 2003年04月

2002~2003年农村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一 农村生态环境的变化

1.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①天然林保护。自1998年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4年间国家已投入资金数百亿元,工程进展顺利,初见成效。2001年东北、内蒙古等国有重点林区和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的人工造林面积分别为2万公顷和92.81万公顷;封山育林面积分别为61.24万公顷和127.11万公顷;森林管护面积分别为2902万公顷和5958.51万公顷(表14-1)。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的13个省(区、市)现已全面停止了天然林资源的商品性采伐,木材产量按计划调减到位;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木材产量由1997年的1854万立方米调减到1213万立方米,工程区内9420万公顷森林得到了有效管护,累计完成公益林建设任务820万公顷。

表14-1 2001年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

②自然保护区建设。中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取得显著成效,保护面积扩大,保护力度加强,保护能力提高。目前,我国70%的陆地生态系统种类、80%的野生动物和60%的高等植物,特别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植物,绝大多数都在自然保护区里得到了较好的保护。根据2001年全国环境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已建立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1551个,总面积12989万公顷,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2.9%。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71个,省级526个,市级269,县级585;珍稀濒危动物养殖场14025个,珍稀植物引种栽培场86个。初步形成了类型齐全、布局较为合理的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使中国大部分典型生态系统、珍稀濒危物种及其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保护。

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