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四川省2000年和2006年开放合作经济外向指标增长图
出版时间: 2009年04月

四川扩大对外开放与深化区域合作研究

成功融入世界经济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重大成果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沿海开放战略的成功推进,到90年代的沿边开放;从中国成功加入WTO,到多层次多样性区域合作机制和国际合作机制的建设;从外资、外贸、外经的不断扩大,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的确立;今天,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在国家层面的战略意义及其对全球欠发达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正在成为一个亮点凸显在全世界面前。数据显示,从2006年以来,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呈现加速状态,尤其在沿边地区,各种区域合作机制、国际合作机制和大通道建设如火如荼,中国对外开放正在进入一个“海陆并进、东西互动”的新格局,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在全国对外开放总体战略中的地位空前提升。

四川深处内陆腹地,如何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扩大对外开放和深化区域合作,是四川全面发挥比较优势、实现跨区域优化配置资源的重要举措,是顺应发展阶段需要、突破发展局限的必然要求,是充分挖掘内在潜力、加快推进跨越发展和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战略决策。四川省委确定的充分开放合作战略,以及实施的“三向拓展、四层推进”思路,正是建立在这一认识基础之上的,它符合地处内陆腹地的四川进一步推进开放合作的实践。

一 中国开放合作的新趋势与新格局

我国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正迈入新的历史阶段。总体上看,我国对外贸易已经进入转型时期,外商直接投资亦呈现出新的集中与转移特点,区域开放与合作跃上行政主动推动层面,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合作格局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