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现代管理决策系统流程
出版时间: 2006年02月

警钟还需长鸣:媒介经济热潮中的媒介批评

我国的媒介正进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市场化”、“产业化”、“集团化”、“做大做强”成了各媒介竞相追逐的目标。在这个时候提“媒介批评”,有些人可能不理解,认为那是学者们、批评家们的事情,与媒介经济发展何干?实际上,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批评媒介经济是“媒介批评”的题中应有之义;媒介批评能促使媒介经济沿科学化、理性化之路发展;媒介自身的管理者也应成为合格的媒介批评家;媒介批评最终应形成理念,成为媒介经济发展自觉遵守的规范,促进媒介经济良性循环。

一 媒介批评的内涵和外延

要说明批评媒介经济是媒介批评中的应有之义,就要先考虑“媒介批评”的含义。王君超博士的《媒介批评——起源、标准、方法》一书是我国媒介批评学研究的开山之作,他在对国内外诸多媒介批评定义或范畴分析的基础上,从系统科学的角度为“媒介批评”下了一个定义:“媒介批评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的判断,它是对新闻传播媒介系统及其各要素进行批评的过程。……这里,‘媒介批评’的内涵是‘对新闻传播系统及其各要素进行批评的过程’,外延则包括所有形式的媒介批评,比如现态的、史态的、动态的、静态的、宏观的、中观的、微观的媒介批评以及社会责任、媒介法制、媒介权利等各方面的批评。”[1]由此可见,该定义涉及媒介批评的对象——传播媒介系统尤其是新闻传播系统,包括新闻传播媒介及其产品、从业人员和媒介运行环境等子系统在内的开放的大系统,而新闻传播媒介及其产品、从业人员和媒介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