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别行政区2004年上半年经济情况及短期展望
一 背景因素
香港特别行政区(以下简称香港)是一个高度外向型的经济体系。以2003年为例,香港对外商品贸易货值几乎是本地生产总值的3.0倍(即出口1.4倍,进口1.5倍)。近年对外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尤其是港口转运货量及离岸贸易货值过去5年的平均年增幅率分别录得18%及11%。因此,对外贸易总额(即商品及服务贸易的总和),几达本地生产总值的3.4倍。这些数据清楚显示香港的经济表现很大程度是受国际大环境影响,过去的经验基本证实了这个看法(图1)。
图1 本地生产总值(实质增减率)
虽然进入2004年,全球经济表现大致稳健,但是近月来国际原油价格飙升,屡创新高。中东政局不稳,加上其他产油国近期都受到天灾人祸的影响,和对冲基金在石油期货市场的对冲活动活跃,更扩大了石油价格的波幅。而石油价格高企,将会为全球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并对美元汇价增加下调压力,甚或减慢美国的进口需求,从而削弱东亚地区的出口增长。再者,美元利率自2004年中调头上升,意味利率已转势,投资成本趋升,或会引致投资意欲放缓,经济增长减慢。最后,内地针对个别发展过热的行业,实施调控措施,除了会减慢个别行业的增长,对内地整体经济表现相信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以上种种大趋势,对香港下半年的经济表现,都构成一定程度的不明朗因素。
二 上半年经济情况
(一)经济活动全面上扬
香港的经济于2004年上半年进一步改善,复苏层面扩阔至几近所有主要环节,整体活动全面上扬。外贸方面,由于全球经济环境普遍乐观,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