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1996~2003年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各种贸易方式占总贸易的比重
出版时间: 2007年05月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十一五”中国外贸发展的重要课题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1]指出,“继续发展加工贸易,着力吸引跨国公司把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中国,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十一五”期间,中国对外贸易处在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是实现这个转变的重要环节,因此要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新对策。

第一节 中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现状与特征

一 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

1.加工贸易额在总贸易额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并且以进料加工为主

表21-1是中国2001~2004年对外贸易不同贸易方式下进出口额。由表21-1中数据可知,2001~2004年外贸出口中,加工贸易在总贸易额中的比重逐年提高。其中,加工贸易出口金额均大于一般贸易出口,并且差额趋于扩大;而进口金额却低于一般贸易进口。中国加工贸易发展早期是以来料加工为主,直到1989年进料加工进出口额首次超过来料加工贸易额,达53.1%。此后进料加工一直是加工贸易的主要形式。从表21-1中可以看出,加工贸易中进料加工贸易总额不断扩大,到2004年,已是来料加工贸易总额的3.5倍。

表21-1 2001~2004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贸易方式

2.加工贸易企业主体性质为外商投资企业

20世纪90年代后期,外商在华直接投资进入高潮,2003年依然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实际使用外资535.05亿美元,同比增长1.44%,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已有近400家在华投资设厂,外商投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节节攀升(参见表21-2)。2003年中国外资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已达322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