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h”型人才使用体系
出版时间: 2010年06月

人才发展结构从“h”型向“H”型转化的财税扶持政策研究

一 人才发展结构从“h”型向“H”型转化的内涵分析

(一)“h”型人才发展结构的内涵分析

1.何谓“h”型的人才发展结构

中国“h”型的人才发展结构包括“h”型的人才培养体系和“h”型的人才使用体系两方面的内容。

(1)“h”型的人才培养体系。所谓“h”型的人才培养体系是指居民在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初等教育)之后,便进入了第一次关乎人生命运的教育分流,一般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是进入研究型的普通教育系列,循着普通高中—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路径,为将来有一个“体面的”工作作准备;二是进入应用型的职业教育系列,一般循着职业高中(中专)—职业高等教育(大专生—本科生)的路径,直接为在某一职业的就业作准备。由于目前职业高等教育最高只达到了本科教育层次,而普通教育系列已经达到了博士研究生教育层次,因此,整个中国人才培养体系好像是英文字母“h”(见图1)。普通教育的腿长,职业教育的腿短,而且在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缺乏沟通,两种教育系列的学生毕业以后,就好似打上了不同社会身份——“工人”和“干部或知识分子”的烙印,即使通过努力也很难有“身份转换”的机会。因为对“工人”不仅存在社会主流意识的歧视,而且在这类人才的使用和待遇上也与“干部或知识分子”存在着巨大差别。中国“h”型人才培养体系的不足,就如英文字母“h”与“H”的差异那样明显,而这一缺失又在中国教育“高考的功利导向”下(即以普通高等学校的高考来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