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产业民营企业的发展
一 总体分析
(一)现状
第一产业即广义的农业(农、林、牧、渔业)。农业在整个社会生产力中具有基础的地位与作用。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全国13亿人口,有9亿人口在农村,发展农业对我国来说,具有极端重要的作用。
民营企业进入农业领域,充分利用了农村的特色资源、劳动力资源,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部分省市(区)的民营农业龙头企业在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民营农业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振兴、人民生活改善、与国际市场接轨的一支重要的经济体系。
但是在长期计划经济的观念和国家政策体系下,相对于第二、第三产业来讲,民营农业企业发展滞后。与二、三产业相比,民营农业企业不仅进入的量相对较少,而且已有的民营企业,即使是龙头企业,规模、实力尚弱,抗风险能力较差,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力薄弱,产品附加值较低,企业多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
从2003年上规模民营企业的产业分布看,农林牧渔业类的企业只有28家,占全部2267家企业的1.2%;28家企业营业收入共计173.6亿元,占全部2267家上规模民营企业营业收入的1.1%;资产总额107.4亿元,占全部2267家上规模民营企业资产总额的0.8%。
从劳动力分布看,民营企业在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微不足道,仅占3%~5%,而且还在下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占绝对优势,一直在60%以上;第二产业占25%~30%。
(二)特点
第一产业民营企业总的特点是发展速度趋缓,但已形成较合理的产业结构和一定的产业竞争力。
1.相对其他产业,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