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八个省区历年技术市场成交额(万元)
出版时间: 2008年03月

中国产业区基础设施发展现状分析

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对于任何国家而言,良好的基础设施对实现经济增长和改善生活质量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探讨中国产业区基础设施的现状及其未来走向。

一 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影响的一般理论

基础设施是一个历史概念。纵观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基础设施的内容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扩大的。本文以《1994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对基础设施的界定为依据,将基础设施分为两类:经济基础设施与社会基础设施。经济基础设施是指永久性的工程建筑、设备、设施及其提供的居民所用和用于经济生产的服务,包括公用事业(电力、管道煤气、电信、供水、卫生设施与排污、固体废物的收集和处理系统)、公共工程(大坝、灌渠和道路)以及其他交通部门(铁路、城市交通、海港、水运和机场);社会基础设施包括文教、医疗保健等。基础设施具有为生产与生活等各种社会经济活动提供生产性服务和社会公共服务的双重功能,是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基础设施的规模效应

1.基础设施的增加导致总产出直接增加

一方面,基础设施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产出的增加将引起总产出的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在国民经济活动总量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也不断上升;另一方面,基础设施投资的增加有助于拉动需求,带动经济总量快速扩张。由于基础设施的特性,基础设施投资是政府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