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城镇化发展的命门
                
              
              多个杠杆叠加在一起,使得房子变成了20世纪90年代城镇化过程中最容易集中资本的领域,于是房地产开发烽烟四起的时代一下子就到来了。
谁主导社会的发展,关键看社会的资本或社会的血液流向谁。20世纪最后的十年,就是资本流向企业、流向市场的十年。资本流向市场,一方面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资本的贪婪性也导致了一系列问题。
相信市场的力量是一回事,而说城镇化是被市场主导了是另一回事。其实说市场主导了城镇化并不贴切,客观地说,应该是市场“被”主导了。下面我们就看看,市场是如何“被”主导的。
房子、学校、医院、道路、水厂,等等,就像一部电影的名字,要让城市升级和扩容,这些《一个都不能少》。1986年出台的《土地管理法》、1990年实施的《城市规划法》,似乎已经给城市建设搭出了最基本的架子,但是每一项的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于是资本向谁倾斜,谁就会成为主导力量。
从这个角度来看,快速城镇化的第一个十年,也就是20世纪最后十年可以看成是市场化主导的十年,特别是房地产开发对城市建设的巨大带动。我们一一剥离当年的各种政策和市场背景,看得会更加清晰。
20世纪90年代初期,正是国企最不景气的阶段,用通俗的话来说,就像入冬前积压在地里的大白菜,要赶紧卖掉。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末,有一个通俗又流行的说法,就是“冰棍理论”,由此而产生了急切的处理方式。对此,在各地方的政府文件和经验总结中,最常用的一句话就是“优质资产先行”。冰棍理论是华融董事长杨凯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3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