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通过新媒介达成行动示意图
出版时间: 2013年09月

新媒介赋权视角下表达与行动的力量——以“免费午餐”计划为例

事件介绍

1.媒体人引领民间公益新方向,新媒体助力全民参与公益项目(2011)

2011年,媒体人做公益汇聚成了一种现象。4月2日,香港《凤凰周刊》记者邓飞通过微博发起的“免费午餐”计划正式启动,倡议每天捐赠3元为贫困地区学童提供免费午餐。10月26日,政府对“免费午餐”做出响应,决定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5月,央视财经主持人王凯在微博上发起“爱心衣橱”活动,倡议明星与主持人捐出自己的出镜装,借助网上拍卖募得善款,为甘肃省会宁县贫困孩子定制新衣服。央视主持人崔永元也通过微博发起“为孩子加个菜”活动,号召为广西贫困地区学龄儿童改善伙食,得到民众积极响应,更推动了地方政府拨款解决学校午餐问题。6月15日,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和《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王克勤共同发起的“大爱清尘”活动正式启动,并将在一年内对全国范围内患尘肺病的农民工进行救治。7月1日,《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孙春龙辞去工作,将全部时间投入“老兵回家”活动,帮助流落缅甸的中国远征军回国,目前已帮助30多位老兵回家探亲。

媒体人做公益拥有一定的优势,他们手里掌握了一定的话语权,能吸引社会的关注,也有一定的调动和整合资源的能力,在社会上拥有一定的公信力,他们发起公益项目能提升公众的认可度;并且,他们会更注重项目的公开透明,接受各方面的监督,这也有助于项目的成长。

入选理由

媒体,站在见证社会发展与变迁的第一线上。媒体人发动自身的资源与力量,从事社会公益,帮助弱势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