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上市公司绩效理论与总体状况分析
第一节 农业上市公司绩效理论基础
一 绩效研究的经济学理论
经济学理论对企业绩效评价提出了事物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契约理论是对企业最本质的认识,建立在契约理论基础上的代理人理论是绩效评价产生的理论基础。绩效评价是将代理人与委托人之间的信息加以公开的有效途径,而激励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是属于代理人报酬范畴的。
1.契约理论
由科斯开创的企业理论被称为“企业的契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系列的系统组织,是人与人之间交换产权的一种方式。企业所有权不等于财产所有权,财产所有权是交易的前提,企业所有权是交易的方式和结果。
张维迎认为,企业是要素交易的契约,市场是产品交易的契约,就契约本身而言,企业与市场的区别主要在于市场的完备性不同,相比较而言,市场是一个完备的契约,而企业是一个不完备的契约。因此,企业作为一个契约的系统组合,就必须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来明确企业所有成员之间的权、责、利,从而进行绩效评价。
2.代理人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是过去30多年里契约理论最重要的发展之一。委托代理理论的中心任务是研究在利益相冲突和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委托人如何设计最优契约来激励代理人。但是在委托代理的关系中,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的效用函数不一致,委托人追求的是自己财富的最大化,而代理人追求的是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这必然导致两者的利益冲突。为解决这一矛盾,建立企业绩效评价制度是一项有效的制度安排。无论是实现对代理人的有效监督、约束经营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