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人的社会资本:人脉、信任、透明度
一 信任和韩国社会
韩国在过去几十年间快速发展,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从经济上说,是世界上第十三大经济体。2010年作为东道主主办了代替G8的G20峰会。韩国从1990年代开始就加入了有发达国家俱乐部之称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人均GDP超过了2万美元。预期寿命和成人识字率、高等教育普及率等综合起来,根据联合国发布的人类发展指数,韩国在177国中位于第12位,无论是从客观指标看还是从国际上的标准来看都是名实相符的发达国家。
但是,事实上大部分韩国人并没有感觉到自己生活在发达国家里。调查显示,有超过70%的韩国人回答说韩国不是发达国家。[1]在因为较为成功地实现了工业化、民主化而在国际上获得美誉的韩国,韩国人如此不满、怀疑、不安的原因是什么?一位社会学家认为韩国是从“饥饿的(hungry)社会”进入了“愤怒的(angry)社会”。尽管走出了贫困、饥饿、短缺的时代,但迎接人们的不是富足、安全,而是由进一步扩大的经济上的不平等,不逊色于贫困和失业的新的社会危机引发的不安感使出生率急速下降,社会矛盾日趋严重,自杀率高居世界第一。尽管客观的经济指标在持续好转,但根据韩国盖洛普调查的结果,1995~2005年的十年间,韩国人的幸福感足足下降了14%。[2]经济上的高度不真实性和加深的社会矛盾、对主要制度和机关的根深蒂固的不信任等不过是这些不平等的一部分而已。实现民主化以后,尽管政权实现了多次和平交替,但在总选、大选及地方选举中,投票率持续跌落。上述结果反映了国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