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期末城镇就业数
出版时间: 2009年01月

2008年就业形势分析及2009年展望

增加就业与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一起并称为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我国当前面临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城市化、推进信息化、促进工业化、融入全球化的多重任务,使就业问题十分严峻。其中,既有总量问题,也有结构问题,既有需求问题,也有供给问题,需要认真予以研究,统筹加以解决。就业既是民生之本,也是经济发展之本。当劳动力找不到就业岗位时,就会面临生活困难,当社会失业率达到一定水平时,就会导致社会不稳定甚至动乱。当企业找不到合适的劳动力时,就面临设备等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制约经济的发展。因此,政府应千方百计满足广大群众的就业要求,还应千方百计保证劳动力的培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满足企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

增加就业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支持经济增长。当其他条件不变时,经济增长加快就意味着就业的增长加快,经济增长减慢就意味着就业的增长减慢,经济负增长就意味着就业的减少,由于人口的增长,每年都有一定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加上城市化进程加快,每年都有数以千万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就业,要满足这些就业要求,经济必须保证一定的增长速度。

增加就业的另一个重要手段是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升级。高附加值的产品往往具有更长的产品链,因而可以容纳更多的就业,而且除了在生产环节容纳产业链上的就业外,还通过消费环节对其他行业的产品形成更大需求,带动社会其他行业的就业。

增加就业的第三个重要手段是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