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1978~2008年各省份平均城乡收入差距与平均经济增长率的关系

中国和谐社会建设发展报告——收入分配与贫困状况专题分析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要求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人与人之间所形成的各类经济关系与社会关系,都应该是和谐的。收入分配是重要的经济关系,收入分配不合理而导致差距不断扩大,将深刻影响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而贫困不仅涉及人的生存状态与尊严,而且是深刻影响社会和谐性的重要因素。本报告首先分析中国收入分配与贫困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从经济发展、有效需求、资产泡沫和社会稳定四个方面,论证收入分配与和谐社会建设之间的关系,并探讨相关的影响因素。

一 中国收入分配现状

在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克服“平均主义”所造成的经济效率低下的问题,中国实行了“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然后以先富的人和地区带动后富的人和地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这种政策曾使中国经济活力得以释放,极大地调动了人们参与经济建设的积极性。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已经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创造了“经济奇迹”。然而,在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社会和谐性受到深刻影响。收入差距的扩大体现在诸多方面,不仅体现在区域之间、行业之间、城乡之间,同时也体现在城市居民内部和农村居民内部之间。

(一)中国总体的收入分配差距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国民经济快速发展,GDP在1978~2010年实际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了9.9%,居所有可统计国家或经济体之首。中国居民的收入来源呈现多样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