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出版时间: 2004年06月

政府的再分配与城市的成长

一 引言

在中国的城市化和城市成长的过程中,存在一个特殊的现象:乡村人口流向小城镇,小城镇人口流向中小城市,中小城市人口流向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人口呈现出向城市和中心城市单向流动的趋势,如图6所示。

图6 人口流动趋势

这种人口流动的趋势,只在两个时期出现异常:一是1959~1962年,全国约有2000万城市人口被送回农村;二是1966~1978年严格限制农民转变身份和城市青年“上山下乡”(武力,199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调整了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政策,尤其是在推进市场化进程中,逐步冲破了隔绝城乡人口流动的户籍壁垒。在工业化的带动下,人口的城市化进程也在加快。但问题在于,人口和劳动力是单向的流动,排除了城市人口向乡村流动这种“反城市化”现象,城市之间表现为一种人口从“小”(小城镇、小城市)到“中”(中等城市),再到“大”(大城市),直至“特大”(特大城市)的单向流动。

何以解释这种现象呢?这是城市化和城市成长中的一般规律,抑或是规律在中国发生了变异?如果是的话,是什么力量促成了这种变异?

二 自然状态下的城市成长

城市的成长过程,包括单一城市自身的成长和一个国家整个城市规模的扩大,显然,它隐含着乡村人口的城市化过程。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使城市得以迅速成长。“自然状态”下的城市成长,就是不受政府政治等外部力量的约束和干扰,在市场规律作用下城市的自然成长。

城市化,经典的描述是城市拉力和乡村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一个连续均衡的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