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顺利率体系,健全利率形成机制
自从加入WTO以来,中国利率体系的改革及利率政策问题便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之一。2002年之后,人民币汇率的动向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鉴于利率与汇率密切关联,对利率问题的讨论更增添了新的内容。2003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民经济局部过热迹象的显化以及以紧缩为主要倾向的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出台,利率的走势更为朝野瞩目。以上进展表明,中国的利率政策正逐渐摆脱其“侍女”的地位,走向货币政策乃至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体系的“舞台”中央。
利率在中国经济的运行中日见重要并因而逐渐被宏观调控当局倚重,说明中国经济的市场化进程又有了相当程度的深入。然而,在欣喜地看到这一进展的同时,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利率作为市场经济中灵活且有力的货币政策工具,在我们这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还难以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这既归因于我们的利率体系本身还不完善,也归因于利率赖以发挥作用的社会经济条件尚未完全具备。
显然,为了进一步推进中国市场化进程,提高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的市场化水平,加速中国利率体系的市场化改革,已经具有相当的紧迫性。
本文旨在分析中国利率体系的现状,并探讨其进一步调整和改革的方向。全文分为九个部分。第一部分讨论中国利率体系的现状,我们将着重指出:正是管制利率与市场化的利率并存的“双轨制”特征,降低了中国利率政策的效力。从第二部分开始,我们将分别研究人民币的存贷款利率、外币存贷款利率、本外币利差、货币市场利率、债券市场利率、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