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发展报告(2008)

中国经济增长与生产率发展报告

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概述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30个年头了。1976年,我们结束了“文化大革命”对国民经济造成的严重破坏,又陷入了新的“洋跃进”漩涡。1978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扭转了国民经济发展的航向,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并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尽管当时没有提出市场经济的口号,但实际上已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迈步前进。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农村改革,80年代中期启动城市改革,其后陆续开辟了深圳等4个经济特区以及上海、广州等14个开放城市,积极利用海外资金,引进高新技术,加快经济发展。在此期间,世界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时代,中国利用产业跨国转移的机遇,推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加快经济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进程,使“中国制造”的工业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提高了中国国际声誉。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2001年加入WTO,中国改革开放迈上了新的台阶。

在此期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1980~2005年间年均增长率达到了9.79%。产业结构逐步升级,第一产业从29.9%下降到12.6%,下降了17.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从48.2%微降了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从21.9%上升到39.9%,上升了18个百分点。与之相适应,这期间就业人数增加了33464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只增加了4848万人,其余的28616万人就业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结构也从1980年的第一产业占68.7%,下降到2005年的44.8%,下降了23.9个百分点,下降幅度高于产出的下降幅度;第二产业从18.2%上升到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