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能源:中日韩三国能源问题比较分析
东北亚地区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核心地带之一,在经济规模上也位居全球前列,而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经济规模紧密相关,东北亚的中日韩三国在能源消费生产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三国的相同点是能源供需处于比较严重的失衡状态,严重依赖地区外能源市场的供应。不同点在于,三国处于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能源的构成及其发展战略有重大不同。三国既面临提升能源效率的合作机遇,也面临一项战略上的挑战,即美国能源独立革命对地区供需关系以及合作潜力的影响。在保障石油运输通道安全上,中日韩三个消费大国更多的是合作关系,但在全球能源市场中,却又是竞争关系,如何确保市场稳定以及提升能源效率,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三国之间展开合作的重要课题。
一 中日韩三国的总体能源消费和贸易状况
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报告2013》提供的数据,2012年亚太地区国家初级能源的整体消费量达到4992.2百万吨油当量(占全球40%),中国、日本、韩国消费量分别为2735.2百万吨油当量、478.2百万吨油当量、271.1百万吨油当量,占亚太地区的消费比分别为54.8%、9.6%、5.4%。[1]根据该报告的数据可以观察到,2002年以来中国能源消费增速高于全球水平,在初级能源消费总量上于2010年超过美国近6000万吨油当量,成为全球第一大消费国。[2]与日本相比,中国的初级能源消费于1977年超过日本,2002年超出日本1倍,到2012年时已经是日本的5.7倍(参见图1)。此外,日本也于2010年被印度赶超,居亚太地区第三位,而韩国自1990年以来就一直是亚太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