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合作组织FTA对成员国的经济影响研究——基于CGE模型的分析
2001年6月14日,中、俄、哈、吉、塔“上海五国”元首和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在上海举行会晤,签署联合声明,吸收乌兹别克斯坦加入“上海五国”机制。15日,六国元首共同发表《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宣布在“上海五国”机制基础上成立上海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正式宣告诞生。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经济合作与一体化进程正发挥越来越大的功能和作用。从《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间关于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目标和方向及启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进程的备忘录》到《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多边经贸合作纲要》与《落实措施计划》,上合组织框架下一系列纲领性文件的先后签署,使得经贸合作在上合组织成员国间的地位不断得到加强和提高。
中国在上合组织框架下进行深入经济合作的态度比较主动。在2003年的上合组织六成员国总理会晤中,温家宝总理就提出要把逐步建立自由贸易区作为上合组织长远的经济合作目标。2011年9月2日,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钟山再次提出上合组织成员国可以在适当的时间考虑建立自由贸易区,但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其他上合组织成员国对此反应不太积极。
中俄两国作为上合组织的核心国家,一方面,两国的战略意图决定了上合组织未来的合作机制与方向。另一方面,上合组织框架下的制度性与功能性安排也深刻影响了两国的经贸关系和特征。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分析,国际合作过程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和分配模式决定了各国对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态度与模式选择。为了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