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中国出生婴儿人口性别比变化
出版时间: 2014年09月

妇女/社会性别人口学

一 学术导入、研究特色与学科建构

(一)学术导入

“女性人口”作为一个特定的人口群体有其内在的人口属性及外在的社会表征,只有在相应的学科框架中才有可能获得具体而深刻的认知。1994年和1995年相继召开的“世界人口与发展大会”(ICPD)和“世界妇女大会”(WCW)揭开了国际社会关注人口问题/议题和妇女问题/议题的新篇章,其中诸如“生育健康”(Reproductive Health)、“妇女赋权”(Women Empowerment)和“性别平等/公平”(Gender Equality)等多个议题都直接涉及女性人口。与此同时,伴随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中国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呈现出多方面变化。在这样的国际国内背景下,以“女性人口”为主题,中国在“妇女/社会性别人口学”方面的学术研讨也积极开展起来,进而进入“女性人口学”的学科建设轨道。

从学术层面介入“女性人口学”研究,需要依托社会性别(Gender)视角的人口学研究范式,即以人口及人口生命过程中的性别差异、性别关系和性别结构为既定研究对象,在社会性别视角下,运用人口学原理与分析方法,研究人口状态、人口变动及人口行为。特别是与生育行为直接相关的女性人口及其社会角色,在任何社会中都是影响出生率和生育率等人口变动因素的最直接变量,因此成为这一领域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议题。

(二)研究特色

“女性人口”既是人口学科中不可或缺的研究主体,又是妇女/社会性别学学科中必不可少的关注对象。因此,对“女性人口”的研究绝不仅仅是简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