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企业竞争力模型及评价
一 区域企业竞争力理论基础构建
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微观主体。区域企业竞争力特指一个地区所有企业在特定时期总体表现出来的相对于其他区域主体而言参与市场竞争的水平和能力。中部企业竞争力则特指中部六省企业发展竞争力的总体态势。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一个地区企业的发展同时也是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区域企业竞争力的概念和理论基础则直接来源于企业竞争力和区域竞争力两个概念的有机融合。
企业竞争力概念鉴于企业市场竞争要素的复杂性,其定义往往不同。如罗国勋(1999)认为,企业竞争力是企业在内外环境变化中成功地从事企业经营活动的能力,其中包括企业资源整合与优化能力、应对产业与市场环境变化的能力、对经济与政策环境变化的应对能力以及对国际相关环境发展变化的处理和应对能力。张志强、吴健中(1999)等和金碚(2003)认为,企业竞争力是指企业相对于其竞争对手所表现出来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胡大立(2001)则认为,企业竞争力是企业的相对竞争优势以及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另外,一些学者企业终端满足市场需求能力对企业竞争力进行评价。如韩中和(2000)认为,企业竞争力是“企业面向市场和顾客,合理地利用企业内外部的经营资源,提供市场和顾客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在与竞争对手的角逐中建立竞争优势的能力”。同样姜青舫(2001)认为,企业竞争力指企业较好满足消费者需求并进而实现利润最大化的能力。傅贤治(2001)等则从消费者的价值判断角度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