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资源的分类
出版时间: 2014年10月

关于创立中国经济学的思考

一 创立中国经济学的现实必要

(一)中国的大国地位要求创立中国经济学

第一,中国高速的复兴速度要求创立中国经济学。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建设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与体系化、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局部改革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的过程。对经济体制的把握和对改革路径的选择走过很多弯路,有过很多争论,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世界公认的巨大成就。从总量指标看,1949年我国的社会总产值为557亿元,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万亿元,是1949年的700多倍;从1978年开始,我国年均GDP增速达到9.8%以上。从中美对比看,中国经济总量占美国经济总量的比重从1978年的6.5%,上升到2010年的40%,而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金砖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报告》的测算,到2015年这一数据将达到80%。[1]从全球影响看,IMF的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份额从1978年的4.9%(全球第10位)快速提升到2010年的9%(全球第2位);2000~2009年,中国对全球GDP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2010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为29727.6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占世界贸易总额的8%以上。[2]从未来发展看,按照历史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的计算,中国经济将在2030年恢复到鸦片战争前在全球经济中的占比,GDP将占到世界GDP的25%;其他一些经济学家与机构则预测,到2040年这一比重将达到40%。[3]可见,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与总量规模决定了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大国复兴的趋势和地位呼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