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调研医院规模分布(年收入)
出版时间: 2014年10月

中国社会办医融资需求及实现路径

中国的民营医院经历了数十载的发展,机构数量增长迅速,但整体规模偏小,服务能力不强。放眼未来,中国社会办医的发展前景深受政策引导和社会资本两方面的影响。在本报告中,我们采用实证调研的方式对政策走向,以及社会办医机构的融资需求及融资渠道进行了详细分析。

社会办医之政策引导。近年来,国家医疗卫生政策密集出台,不断加大对社会资本办医的支持力度,主要体现在放宽准入及改善执业环境两方面。落实到执业环境方面的实施细则,尤其是在涉及医保和定价、人才、税收等方面的政策上,各地政府的支持力度不一,一些目前困扰民营医院发展的关键瓶颈依然存在。放眼未来,广大非公医疗机构和社会投资者一方面应抓住政策开放的机遇窗口,抢占市场先机,另一方面也应对政策的突破和推进抱有较合理和理性的预期,同时着力于夯实内功、打造核心竞争力。

社会办医之融资需求。民营医院在发展过程中,一方面面对外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需要逐步打造自身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现有的内生式增长往往无法满足市场竞争需求,因而也产生了对未来业务发展所需的各类融资需求。整体而言,受中国社会办医蓬勃发展的整体环境影响,民营医院融资需求强烈,具体资金量取决于医院规模及所处发展阶段。在融资渠道选择方面,传统渠道(银行贷款)仍为主流选择,但各民营医院也纷纷表达了对其他多元化途径(如股权融资)的尝试意愿。同时,对于股权融资这一非传统融资模式,民营医院仍然相对缺乏经验,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