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三层环状结构
出版时间: 2011年01月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缺陷及其改革

一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基本特征

(一)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以美元为核心

1973年,美国单方面放弃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在经历最初几年的短暂市场动荡后,国际货币体系又逐渐重新回到了以美元为核心的轨道。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对美元保持浮动的货币主要是德国马克(后来是欧元)、日元、英镑和瑞士法郎等少数国际货币;新兴市场国家由于自身货币没有国际化,被迫选择实行低频率的钉住美元汇率制度。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东亚国家纷纷恢复钉住美元汇率制度,美元核心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加强。1999年欧元诞生以后,欧元虽然有强烈的成为第二核心的倾向,但由于缺乏“三足鼎立”平衡机制,最终难以摆脱美元核心的影响。

(二)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基本上是一个三层“环状结构”

美国处于环状结构的核心(见图1),即“核心国”。在一定程度上,美联储扮演了“世界中央银行”角色,其货币政策具有国际主导权,拥有向全球输出美元纸币的特权。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即所谓的“中间浮动国”,处于环状结构中间地带,包括欧盟、日本、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以及部分拉丁美洲国家等,这些国家对外汇市场很少干预。实行钉住美元汇率制度的国家,即“钉住外围国”,处于环状结构外层,包括中国、韩国、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以及东南亚国家,这些国家和地区拥有大量外汇储备。

图1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三层环状结构

(三)调整三大集团利益结构,需要进行多层次的国际多边协调

在国际货币体系的三层环状结构中,三大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