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非经济自然资产向经济自然资产转移图
出版时间: 2007年04月

绿色GDP

在中国,许多人将:“发展是硬道理”误认为“GDP是硬道理”,殊不知可持续发展观正在给经济学带来一场革命,国内生产总值(GDP)由于不能如实反映环境与资源代价,正在被绿色核算和绿色GDP逐渐取代。本文是中国学者在这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它表明:(以1995年为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3.7%是以牺牲自然(环境与资源)为代价取得的。这还只是对环境代价不完全的估计。

通过对中国1995年资源环境经济相关数据的采集、加工和处理,我们对1995年中国环境状况以及绿色国内生产总值(GGDP)及其构成进行了核算与分析。

1.环境成本及其构成

1995年中国国民经济运行的全部环境成本(包括自然资源的耗减、生态破坏和污染损失)约为2199.38亿元(人民币当年价,以下同),约占中国当年GDP的3.7%[国内生产净值(NDP)的4.2%](见表19-1)(见图19-1),换句话说,199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7%(NDP的4.2%)是以牺牲自然(资源与环境)为代价取得的。

表19-1 环境成本

图19-1 环境成本

在这些环境成本中,来自经济(自然)资产使用的约为1202.27亿元,约占整个环境成本的54.66%,其中89.89%为生产性自然资产的使用,10.11%为非生产性自然资产的使用;而来自非经济(自然)资产使用的约为997.11亿元,约占整个环境成本的45.34%,其中36.85%来自空气(包括污染损失和预防性支出),63.15%来自水(包括污染损失和预防性支出)(见表19-2)(见图19-2)。

表19-2 环境成本构成

1.1 资源耗竭

1995年由于经济活动造成自然资源耗竭损失共466.69亿元,其中地下矿产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