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图表库
图片名称: 培训与企业发展示意图
出版时间: 2005年07月

中国培训业发展面临的选择

一 我国培训市场发展的现状分析

培训作为开发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日益成为各个领域的关注对象。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培训经历了以下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93)称“双补期”。即以“补文化、补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双补”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人们开始摒弃“大锅饭、铁饭碗”的思想意识,企业着重提高劳动生产率,主要对员工实施应急的一次性教育培训,如职前教育培训、迎新培训、技术操作培训,也进行国有企业厂长经理的统考培训。

第二阶段(1993~1999)为培训体系逐步完善建立阶段。伴随企业改制而产生的对企业领导者驾驭企业走向市场进行的基础性培训,多为政府下达的指令性培训行为,这时多以岗位的发展性培训为主,如在职进修、技术等级资格认证培训、多技能的轮岗培训等。在国家的方针、政策引导下,对不同类型的人员进行分级别、层次的分工归口管理培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培训市场规模和管理体制。

第三阶段(2000~现在)是以适应“经济转型、中国‘入世’、知识经济”等为特点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的新经济形态要求而形成的综合培训模式,常见的培训内容大概有管理能力发展、专业技能发展和一些基础性培训等。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专业化、高智能化培训逐渐兴起,并且培训日益成为一种的自主性行为,如MBA、EMBA、MPA等在职研究生课程学习班深受中高层管理者的欢迎,员工培训开始关注素质竞争能力问题,如有关市场、竞争、服务、创新意识的专题培训,计算机、英语应用能力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