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和贡献度研究
2003~2005年是我国“十五”发展时期最为关键的三年,它不仅是加入WTO之后国际旅游大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国内15个假日黄金周之后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毫无疑问,旅游产业自1989年底被中央定位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后,其总收入连年以两位数字递增(2002年为5566个亿),远高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天津也不例外。从2001年以来,天津旅游业每年递增20%左右,已步入高速增长时期,同时也带动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但是,旅游业到底怎样拉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拉动的幅度有多大?它对经济的影响力是怎样的?拉动了哪些行业的增长?迄今为止国内学术界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研究这个难题的实践意义在于,可以以数字明晰旅游产业的乘数效应,更进一步确定旅游的产业优势,从而以充分的数字证明旅游产业是“十五”时期国民经济的增长点,是有持续发展空间的优势产业,也是21世纪天津父老乡亲奔向小康社会的福利产业。基于此,2003年9月到2004年6月,由天津社会科学院与天津旅游局组成联合课题组进行攻关,前后共历时9个月,终于完成了天津旅游业影响力与贡献度的研究。
该项研究采用了旅游经济学、应用统计学、投入产出分析、经济预测、系统科学等理论、方法和技术,吸收和借鉴世界旅游组织提出的“旅游卫星账户”(TSA指标体系)及其标准,以天津市旅游产业为研究个案,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和大旅游的观念,视旅游为“超然”于现行各产业部门又与其相关的经济活动,从深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