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价格波动与居民财产性收入的非对称性检验
2006年我国房地产投资为1.9万亿元,2008年为3万亿元,2010年为4.8267万亿元。2011年我国房地产投资已达6.17万亿元,同比增长27.8%,占同期GDP的13.08%,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9.83%。随着住房制度的改革,住房的耐用消费品的特性日益体现,房地产在居民家庭总资产中的占比超过60%。本章从渐进式改革的视角探讨房地产价格波动对财产性收入分配的影响。与现有文献不同,我们更加关注房地产价格波动非市场因素及其收入分配效应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不仅体现在城乡之间和城镇居民内部不同收入群体之间,而且也体现在不同区域之间。在本章,我们将直接利用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数据进行分配效应的非对称性检验。
一 理论分析和相关命题
本章研究房地产价格和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选择的分析框架是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CAPM)。该模型建立在Chen等(2004)的基础之上。
假定单一商品的交换经济中,投资者在t时期拥有的财富为R,所面临的问题为使用该财富最大化终身总效用,即:
其中,E为条件期望算子,U(C)为t期的瞬时效用函数,符合常数相对风险规避系数(CRRA)特性,亦即
根据式(7-1),求解一阶条件,得到:
资产价格波动对居民财产性收入